融信财经网
融信财经

做价值资讯构建者

快讯:
美国将40家涉助俄军实体列入贸易限制清单 包括11家中国实体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31日04时15分在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北纬43.65度,西经127.75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路透,知情人士称,随着北京继续就关税替代方案进行谈判,近期商务部召开会议,要求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企业,暂停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欧洲国家进行重资产投资计划。 据澎湃,受第21号台风“康妮”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出行安全,铁路部门计划对10月31日至11月1日途经杭深高铁、沪昆高铁、杭昌高铁、合福高铁等线路部分旅客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 据深圳特区报,10月30日,深圳“9·29”楼市新政出台已满一个月。从乐有家研究中心、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获悉,一个月来,全市新房市场量突破1万套;二手房网签量环比增长88%,看房量增长近5成,议价空间缩小,成交价止跌回稳。 据北京商报,10月30日走访发现,当前北京新房项目销售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少楼盘明确提出即将在月底收回既有优惠,更有开发商为了冲刺全年回款任务,开始缩短筹资周期。这样的底气来自新房市场成交的走高:10月截至27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总成交量已达到4042套,环比上涨43.5%,已经超过9月全月水平。
首页 > 调查报道 > 正文

深科达IPO:管理层失误致存货跌价超千万 陷多起劳动纠纷涉嫌利益输送

来源:融信财经网  日期:2020-12-24   阅读:201848

        曾在新三板挂牌的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科达或者公司)已在上交所官网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正式向科创板发起冲击。招股说明书显示,深科达创立于2004年,主要生产和销售平板显示模组类设备、半导体类设备、摄像模组类设备和直线电机系列产品,具备提供涵盖OLED和LCD显示器件后段制程主要工序和工艺适用设备的能力。


        深科达2014年曾挂牌新三板,并于2018年终止挂牌。在挂牌新三板期间,深科达发行股票募集了1.25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梳理公司往年财报及招股书发现,此次公司转战科创板,仍然面临众多的不确定性,劳动纠纷繁多,利益输送嫌疑,公司高层的重大决策失误致使存货大增等等,公司未来的投资价值颇让投资者怀疑。


管理层出现重大决策失误  存货跌价准备超千万  

        深科达管理层乐观估计了核心技术产品销路,同时还采取了大胆冒进的激进销售策略,还美其名曰以销定产,致使存货大增,同时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约暴增超千万。


        公司2018年末在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31.60万元,金额同比暴增超300%。公司在招股书解释为2016-2017年期间,公司采取了相对激进的销售策略,即基于对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预判,提前进行部分设备的生产。该种方式使公司可以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在部分业务机会中抢占先机,但同时也导致有少量设备投产后却未能如期实现销售的情况,因此公司存在数台已投产1年以上的设备。考虑到以后年度能否完成销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公司于2018年对上述设备计提了较大比例的减值准备,同时亦自2018年起采取了更加稳健的生产和销售策略。2019年,公司对包含上述设备在内的多台设备进行拆解,该批设备预计无法销售,公司对其拆解并回收可利用的原材料。

        此外公司对水胶贴合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判断错误,截至拆解前,该水胶贴合机的账面成本为888.99万元,已计提跌价准备391.59万元。2016年截至拆解前,3台全贴合设备的账面成本合计为1,060.64万元,已计提跌价准备153.48万元

        之后公司在2019年对预计难以实现销售的存货设备进行拆解,拆解涉及的成本金额合计5,330.11万元,累计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1,271.50万元,拆解产生的损失金额为512.37万元。

        各主体在生产时无订单金额及占当年产量的比例如下:


        可以看出,由于管理层失误而导致公司产生了大量的无订单金额,且占比较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营收质量,直接拖累了公司的营业利润。

 

公司曾陷多起劳动纠纷  运营管理尚需完善

深科达早在2014年便已挂牌新三板,但是其和员工的劳动争议和纠纷却一直不断,公司运营管理存在很大漏洞。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上市前夕,公司共有8起劳动争议起诉案例,公司前员工韦某、江某、朱某等人先后起诉深科达,要求支付赔偿金及上诉律师费等费用。深科达彼时已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劳动纠纷不断说明公司在员工管理方面有很大漏洞,作为公众性公司如此管理实在让投资者不放心,真正在科创板上市此类纠纷也极大影响公司的公信力,公司日常运营管理还有待改善。


 

公司最大供应商还是大客户  疑涉利益输送

        惠州高视作为深科达的前五大供应商之一,在报告期内长期和深科达有合作关系,在2017年甚至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当年公司就向其采购1611.26万元,占比高达当年采购额的7.52%,而在2018年采购额进一步增加到2491.3万元,占比达7.86%,如此重要的供应商,居然还是公司的大客户。


        进一步梳理招股书发现,惠州高视还是公司的大客户,在2017年和今年都排到前五大客户了。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公司向惠州高视销售平板类设备金额高达2913万元,占比高达当年销售额的9.43%,而在今年1-6月来自惠州高视的收入达1300万元,占比达6.67%,而颇为蹊跷的是,深科达在招股书中披露惠州高视为公司非关联方,更重要的是,公司此前还是惠州高视的股东。

        招股书显示在2016年3月,深科达与惠州高视的股东魏斌、姜涌、赵忠尧、檀鹏涛、李向辉签订《增资协议》,同意深科达以现金320万元认购惠州高视4%的股权。


        而在深科达及保荐机构问询函回复意见中,公司详细披露了向惠州高视的采购及销售情况,其中采购了视觉单元模块:


        同时公司向惠州高视销售AOI设备及零配件:


        此外,惠州高视对公司2017年的销售做了退货处理,主要是因技术调整,公司提供的产品不满足惠州高视下游客户华星光电的要求;退货后,惠州高视于2019年向公司再次采购两台同类设备销售给华星光电,惠州高视又充当了中间商的角色。

(来源:融信财经)


相关阅读

融信财经声明

本站内容含有独家调查及具有价值资讯的转载,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稿件版权归原创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对融信财经网的独家内容进行转载及建立镜像。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融信财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9 www.fif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