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交所网站4月15日披露,科创板上市委定于4月24日审议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首发事项。本次拟募资5.32亿元。
南京迪威尔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油气设备专用件的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全球各大主要油气开采区的陆上井口、深海钻采、页岩气压裂、高压流体输送等油气设备领域。南京迪威尔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060万元、33951万元、50110万元和34426万元,年化后增长率分别为69.24%、47.60%和37.40%。
虽然南京迪威尔最近几年的业绩处于平稳的发展中,但是笔者发现南京迪威尔上市之路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招股书中竟然还出现了常识性错误,作为专业的承销机构华泰证券这是极不负责人的态度。此外,迪威尔的管理层学历层次都非常低,这家可能也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招股书竟现常识性错误
笔者发现,南京迪威尔招股书中竟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在南京迪威尔最新的招股说明书中,对行业的介绍中,提到了原油的开采成本的区间,但是笔者发现,这一数值和真实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就说南京迪威尔存在明显误导投资者的情况!对此,投资者应当高度关注!
招股书中对全球油气行业的介绍是这样的:全球油气行业的发展受原油价格的影响较大,而原油价格受世界经济及原油供需等因素影响。2011年起原油价格在10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运行,2014年9月开始原油价格走低,至2016年1月下跌至25.99美元/桶(跌破了2008年经济危机时的33.66美元/桶),跌破了大部分油气公司的原油开采成本(约30-40美元/桶)。
这显然存在严重的误导!就全球的原油开采成本而言,各个地区存在极大的差异。30-40美元/桶显然不是主要油气公司的原油开采成本!
笔者对国际原油市场的研究虽然不多,但是常识性的东西还是有所了解!
目前全球原油市场的四个地区,以页岩油为代表的美国,传统产油国沙特,OPEC以及俄罗斯。这其中只有美国的页岩油成本相对较高,在25美元每桶-35美元每桶。但是美国的供给只占到了全球原油的15%不到,很显然就连最高成本区域的原油开采都要低于迪威尔公司招股书中所披露的情况。可以肯定的说30-40美元跌破了大部分油气公司原油开采成本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
据笔者了解,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原油开采成本很低,平均每桶8-10美元。伊拉克原油开采成本为每桶约10.70美元。
其实去过中东地区旅游的朋友都知道,在这些国家的石油的比水都要便宜的。
而在4月17日,也就是前几天,东方证券发表了一份原油开采成本的报告。这份报告相对客观,其中又有说道沙特和俄罗斯是主要的产油国,产能占比达到了全球的接近40%,但是这些地区的完全成本只有15美元每桶,而完全成本包括人工运输等,由此可以推测沙特原油的要低于15美元每桶!
而且根据东方证券的测算在20 美元/桶WTI,才会有接近 50%的页岩油产能面临现金流亏损,如低油价持续 3 个月,20%的页岩油产能将被迫退出,40%的企业撑不过一年。
就笔者了解,全球原油的开采成本甚至比15美元还要低。截止到4月17日,美原油的05合约价格已经跌到来18美元每桶,而且这个价格已经维持了2个多月,目前并没有出现大幅减产的情况!这是为何?
如果按照南京迪威尔所说的原油开采成本,目前应该大部分企业处于巨幅亏损的状态,亏损幅度达到50%。那么,笔者不禁要问,为何出现如此巨大幅度的亏损,没有看到石油企业减产?这只有一个解释,也就是迪威尔招股书中的所谓开采成本存在误导!
作为一个公司上市的招股说明书竟然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低级错误,这是对投资者及其不负责任的态度!
实控人学历层次较低
不仅如此,笔者在招股书中发现,南京迪威尔的实际控制人都是高中大专学历水平。
张利大专学历,现任本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实业公司执行董事、南迪咨询执行董事。李跃玲大专学历,现任本公司董事。张洪先生1961年出生,现任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负责物资采购相关工作。
张利先生和李跃玲女士为夫妻关系,二人合计控制本公司49.45%的股份,系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其直接或间接持有发行人的股份不存在质押或其他有争议的情况。也就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大专学历水平。迪威尔的管理层学历层次都非常低,这家可能也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南京迪威尔的三名监事也都是大专学历。何蓉,大专学历,现任本公司监事会主席、审计部经理,负责内部审计相关工作。高天益,高中学历,现任本公司监事、总经理助理、设备部经理,负责设备技改、维修管理相关工作。张美娟大专学历,本公司职工监事、总经办主任,负责总经办相关工作。
虽然实际控制人的学历水平不高,但是对于工资的渴望却非常之高!即便在企业出现亏损的情况,实际控制人的薪酬却依然很高!2016年南京迪威尔的利润为亏损接近4000万,但是在这一年的管理层报酬却依然有接近500万。
而且最近三年来,管理层的薪酬处于持续上涨的态势。按照常理,企业如果缺钱发展,管理层的薪酬应当有所缩减的。这表明南京迪威尔的上市或许只是管理层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罢了!
此外,笔者发现南京迪威尔竟然还会现了减资的情况。2016年11月4日,实业公司股东决定将注册资本由原6000万元减少为3000万元,减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变为3000万元。2016年11月6日,实业公司在金陵晚报上发布了减资公告,履行了债权人通知义务。减资就意味着公司业务的压缩,那为何南京迪威尔还要还要上市来募资?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
招股书中如此巨大的常识性错误必然会引起发审委的高度关注,这给南京迪威尔此次科创板上市蒙上了一层阴影!此次上市能否顺利过关,我们拭目以待。



融信财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9 www.fif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