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海股份全名为西上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为汽车行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以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虽然说起来业务范围较广,但对西上海股份来说,核心业务其实就只有汽车行业物流服务。通俗一点,称西上海股份为“汽车的搬运工”一点不为过。
这家“汽车搬运工”,在2016年5月就曾发布招股书寻求上市。但由于涉及关联方涉嫌违法,被迫叫停。
2019年5月,西上海股份卷土重来,再次提交招股书寻求上交所上市。
2020年3年,西上海股份对招股书进行了更新。
2020年8月,西上海股份在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126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虽然西上海股份已完成了过会,离成功上市仅有一步之遥,但对于公司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不得不说。
依赖上汽,核心竞争力为零
西上海股份由西上海集团出资设立而来。
然而,在西上海集团成立之初,其业务的重要部分就是为上汽集团提供整车物流与汽车销售业务;从西上海集团分拆的西上海股份,目前的经营也重度依赖上汽集团:截至2019年,上汽集团为西上海贡献了50.79%的汽车物流服务收入;西上海股份子公司生产的汽车内饰等零部件,其中88.51%的销售额由上汽集团提供。2017年-2019年,上汽集团为西上海股份提供了66.40%、70.62%和71.27%的主营收入。
除了主要营收高度依赖上汽集团外,西上海股份与广汽本田之间的合作也缺乏自主权,截至2019年,广汽本田为西上提供了26.26%的汽车物流服务收入。资料显示,西上海股份通过控股子公司北京广安物流有限公司与广汽本田进行合作,而广汽商贸持有北京广安45%的股权。招股书信息显示,广汽商贸是广汽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广汽集团持有广汽本田50%的股权,北京广安其实是广汽本田的关联方。
此次IPO,西上海股份拟募集资金建设的乘用车立体智能分拨中心(立体库)扩建项目,也是针对位于嘉定的上汽集团进行配套建设。西上海股份拟募集4.98亿元,将嘉定地区现有的整车仓储能力进行提升,以优化土地利用率。不过,目前国内汽车行业面临调整,上汽集团2019年的整车产量较2018年相比就下降了11.84%。早在2018年,上汽集团的整车产量就已出现下滑。在持续调整的汽车市场中,西上海股份要如何消化新增产量将是个严峻的挑战。
掏空公司,再寻求上市
从股权结构来看,曹抗美、吴建良、江华、戴华淼、陈德兴、卜晓明、宋建明共7名自然人合计持有西上海股份60.06%股份,该7名自然人已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共同拥有西上海股份控制权,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
西上海股份的前身,是上海西上海物流有限公司,是西上海集团于2002年7月15日出资设立的,并于2006年12月29日更名为上海西上海集团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西上海有限”),2008年,又整体变更为西上海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的股份改制,就是为了将公司推进IPO进程。
令人费解的是,在公司筹备IPO的过程中,西上海集团将西上海有限的“肥肉”业务进行了剥离。招股书中称,西上海股份自设立起开展整车及零部件物流服务,其中整车运输服务相关经营资产及相关业务于 2007 年剥离,自此公司不再拥有整车运输自运能力,目前公司通过向承运商采购运力开展整车运输业务。 不得不说西上海集团的控制人算盘打的响,将西上海股份赚钱的业务进行剥离,在将服务反卖给西上海股份,反算顺算,西上海集团都不吃亏。
实际上,西上海股份的整车物流运输业务也并未结束,2020年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仍然包括整车运输的部分。
核心场地为租赁,常年被驱逐
西上海股份于2012年租赁了147034平方米土地用于整车仓储及运营业务,出租方为电器城。在公司有续签需求的情况下,电器城要求西上海股份在三个月内无条件搬离该等场地,限定期截止今年3月。
西上海股份,作为一家“汽车搬运工”,无论在汽车厂家还是房屋租赁方面前,都属于弱势群体。
作为没有自己核心场地及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与房东一年一签的场地租赁合同给西上海股份带来长久的麻烦,经营场地风险也不受其掌控。
早在2012年,西上海股份就承租了该场地,但由于合同为一年一签,西上海股份被房东拿捏的服服帖帖,虽然西上海股份磕磕绊绊维持到了2020年,但电器城的最后通牒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了不可预估的风险。
作为一个以汽车物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经营场地应该是去核心资产或价值,西上海股份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将整车仓储及营运业务,承载在电器城的一年一签的合同上,风险系数确实让人捏了把汗,这样敢于冒风险的企业竟然马上就要上市了,又不得不为后期的投资者同样捏了把汗。
大股东涉违法 拖慢公司IPO进程
根据证监会官方网站披露显示,西上海股份在2016年就提交招股书寻求上市。
那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公司上市的步伐,直至2019年?
其实,西上海股份在2016年的上市申请中,主动撤回申请,背后原因与其实控人曹抗美被涉及到受贿贪污案件有关,为此证监会在去年11月还在批复中要求该公司将上次申请撤回的原因详细说明。
据媒体报道,西上海股份的实控人不是一般人!第一实控人曹抗美曾经与两起受贿贪污事件有牵连。
原上海经信委主任李耀新的受贿案。
1991年1月,李耀新入职上海市政府财贸办研究室,从此开启了顺遂的仕途生涯,先后担任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发展处处长、嘉定区副区长、长宁区区长、上海市经信委主任等职,2016年1月任仪电集团监事会主席。
检察机关的起诉书还原了李耀新的敛财轨迹,李耀新于2000年在上海市发展计划委时开始堕落,直到2016年东窗事发,受贿时间长达16年。法院最终认定,他的受贿对象总共有6人。
据当时媒体报道,拉李耀新“下水”的第一个人,就是曹抗美。在李耀新的受贿账单上,曹抗美是贡献最大的一个,并且还是行贿时间最长的一个,几乎涵盖了李耀新受贿的16年。而这个期间与西上海集团的发展有很大重叠。
比李耀新案再早6年,上海新长征(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妙兴涉嫌贪污、受贿上亿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王妙兴还曾任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镇长、党委书记。在新长征的改制和项目中,也有曹抗美的身影闪现。
2006年4月,新长征集团完成二次改制后,上海德泓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征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联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公司股东,其中彼时征辉投资实际负责人正是曹抗美,彼时新闻报道称,西上海集团与新长征集团的合作源于上海青浦区白鹤镇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使得新长征集团有2.6亿元的款进了西上海集团的账中。企查查信息显示,征辉投资在2010年已经清算注销。
直到2019年5月,西上海股份服务再度递交IPO申请,2019年11月,监管部门披露反馈意见,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求公司披露撤回首次IPO申请的前因后果。才让历史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编辑:融信财经 | 王浩
融信财经 做价值资讯构建者



融信财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9 www.fif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