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财经网
融信财经

做价值资讯构建者

快讯:
美国将40家涉助俄军实体列入贸易限制清单 包括11家中国实体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31日04时15分在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北纬43.65度,西经127.75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路透,知情人士称,随着北京继续就关税替代方案进行谈判,近期商务部召开会议,要求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企业,暂停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欧洲国家进行重资产投资计划。 据澎湃,受第21号台风“康妮”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出行安全,铁路部门计划对10月31日至11月1日途经杭深高铁、沪昆高铁、杭昌高铁、合福高铁等线路部分旅客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 据深圳特区报,10月30日,深圳“9·29”楼市新政出台已满一个月。从乐有家研究中心、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获悉,一个月来,全市新房市场量突破1万套;二手房网签量环比增长88%,看房量增长近5成,议价空间缩小,成交价止跌回稳。 据北京商报,10月30日走访发现,当前北京新房项目销售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少楼盘明确提出即将在月底收回既有优惠,更有开发商为了冲刺全年回款任务,开始缩短筹资周期。这样的底气来自新房市场成交的走高:10月截至27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总成交量已达到4042套,环比上涨43.5%,已经超过9月全月水平。
首页 > 调查报道 > 正文

生益电子依赖大客户 关联交易复杂 高新认证科创属性名不副实

来源:融信财经网  日期:2020-10-23   阅读:326125

本月16日,生益电子在科创板成功过会,朝着挂牌科创板迈出了一大步。虽然公司离成功上市越来越近了,但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未消除,若不能得到正面解除,后期的投资者将面临随时“暴雷”的风险。


 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1985年08月02日在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邓春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普通货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相关材料等。 


生益电子的母公司为鼎鼎有名的生益科技,已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多年,本次生益电子能冲刺科创板,其母公司生益科技的“提携”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客户集中度高,对大客户形成依赖

 

生益电子所属行业集中度较低、生产厂商众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竞争日趋加剧,生产厂商“大型化、集中化”趋势明显。


但是,生益电子的客户却高度集中,对前五大客户形成高度依赖,为企业的持续经营风险埋下一定隐患。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9.06%、67.54%和 74.08%,客 户集中度较高,且情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对此,生益电子在招股书中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未来相关行业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业务结构、采购政策发生重大变动,进而减少对公司相关产品的采购,则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相对于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同行业大企业,生益电子并无明显优势。虽然,生益电子声称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中兴康讯、三星电子、IBM、浪潮信息、烽火通信等大型企业,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些企业的供货方众多,生益电子只是众多供应商之一,同行业的深南电路、沪电股份、崇达技术等企业同样是以上企业的重要供货商。

换句话说,大客户可以没有生益电子,但生益电子离不开现有大客户。在此背景下,生益电子对前五大客户形成的依赖为公司的持续经营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

 

与大股东关联交易错综复杂,关联交易频繁

 

对于生益电子的关联交易可谓错综复杂,部分关联交易在招股书中做了说明,还有部分在招股书中并未披露。

 生益电子在招股书中披露,生益科技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本公司 52,348.22 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 78.67%。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向关联方生益科技采购主要原材料覆铜板、半固化 片的情形,采购金额分别为 22,665.15 万元、25,317.75 万元及 28,433.29 万元。


根据招股书可知,除了每年数亿元的关联采购,公司的销售和高管的薪酬也存在关联交易。


在2017年至2019年间,生益电子向关联方采购商品的金额分别为22739.45万元、25377.36万元和29005.45万元,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同样,在2017年至2019年间,生益电子向关联方销售商品的金额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为1962.86万元、2018年为1580.91万元,2019年激增为2256.03万元。


还有,生益电子的董监高薪酬的关联交易也存在呈逐年递增情况,关联交易从2017年的1081.2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497.53万元,再到2019年的2110.06万元,董监高薪酬的关联交易金额在两年内实现了近100%的增长。


具体关联交易金额数据如图:


(制图:融信财经  来源:生益电子招股书上会版)

 

生益电子的关联交易方众多,在采购方面,除了与生益科技发生大批量、大金额的关联交易,与TMT、联瑞新材和东莞艾孚莱同样存在关联采购交易。另外,在销售方面,除了生益科技,快板电子也是其关联销售方之一。

 

 

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行业垫底,自封第一梯队名不符实

 

生益电子在同行业相关公司描述中称,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为通信和数通设备PCB第一梯队厂商,崇达技术、景旺电子、奥士康、依顿电子等为第二梯队厂商。


生益电子更是在众多费用对比中,重点列出了崇达技术公司,来显示其优越性。


但是,从客观数据来看,无论是深南电路、沪电股份,还是崇达技术,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远超生益电子。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看,以2019年为例,深南电路营业收入为105.24亿元、净利润12.34亿元;沪电股份营业收入为71.29亿元、净利润为12.06亿元;崇达技术营业收入为37.27亿元,净利润为5.26亿元。


三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高于生益电子的30.96的营业收入和4.41的净利润。


相关对比数据如下图所示:


(制图:融信财经  来源:生益电子招股书上会版)

 

员工学历专科以上仅占两成,研发经费占比较低 且逐年下降,高新企业认证、科创属性均受质疑

 

生益电子在招股书中称,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作为国内知名 PCB 产品制造商,公司目前是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hina Printed Circuit Association,CPCA)常务理事单位之一。公司自成立至今一直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手段 之一。


正是拥有如此众多荣誉的明星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却让人大跌眼镜,4500名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仅占两成。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公司员工情况来看,生益电子2017年员工人数为2885人,2018年员工人数增长为3200人,截止2019年底,员工总人数为4540人。人员数量保持高速增长,质量却水分充足。


如此的人员配比,让外界对生益电子的科技含量也产生了严重质疑,与其说生益电子为高科技科创企业,倒不如说生益电子更像一家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


重要的是,从生益电子的人员结构比例及研发经费投入来看,生益电子取得高新技术认证的正规性也受到质疑!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要求,高新技术企业须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生益电子远不及规定的大专以上学历占比30%的要求,是如何取得高新技术认证的?又是如何利用这虚假的高新技术认证获得了税收优惠政策?若追究企业责任,取消因造假而获得的税收优惠,那么,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信度又有几分?


除了高新技术认证的人员要求不合规,生益电子闯关科创板的研发经费投入也不达标。


科创板《上市规则》规定的财务指标包括“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其中“研发投入”的认定明确。


上交所要求,研发投入为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形成的总支出。研发投入通常包括研发人员工资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其他费用等。本期研发投入为本期费用化的研发费用与本期资本化的开发支出之和。


结合生益电子研发投入情况来看,与此规定的相关要求相差甚远。


生益电子研发费用投入占比数据如下:


(制图:融信财经  来源:生益电子招股书上会版)

 

生益电子2017年研发费用93232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5.56%;2018年研发费用为11087.9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5.51%;2019年研发费用为14239.4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4.68。


连续三年,生益电子研发费用占比都处于低位,且呈现逐年占比递减的态势,与高标准科创板属性要求差距较大。


编辑:融信财经  |  王浩



相关阅读

融信财经声明

本站内容含有独家调查及具有价值资讯的转载,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稿件版权归原创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对融信财经网的独家内容进行转载及建立镜像。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融信财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9 www.fif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