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实生物”)是一家体外诊断仪器及生命科学耗材研发制造企业,产品主要包括仪器和耗材两大板块。
凯实生物仪器产品主要应用于免疫诊断、微生物诊断、病理诊断、POCT等领域,均为根据体外诊断厂商的需求而定制开发,主要国内客户包括科美诊断、透景生物、安图生物、中翰盛泰、药明奥测、广州安必平等。耗材产品主要为仪器运行中使用的吸头、反应杯、试剂容器等。
近两年,依赖于新冠疫情,凯实生物耗材业务发展迅速,产品远销海外,创造了较为丰厚的海外营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凯实生物募资扩产的项目并非营收增长依赖的耗材产品,而是发展相对缓慢的体外诊断产品。考虑到疫情带来的效益不具有持续性,且凯实生物自身毛利率处于逐年下降的通道中,另外,其产销率又不具有稳定性,综合来看,凯实生物本次募资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深受质疑。
业绩增长依赖于新冠疫情 缺乏持续增长动能
凯实生物业绩增长具有偶然性,并不具有持续稳定的发展基础。凯实生物在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1.3亿元,营业利润也仅有2100万元。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新冠检测需求增长迅速,公司耗材业务大幅增长。凯实生物主要耗材导电吸头在2019年的营业额仅占主营收入份额的0.52%,销售金额不足66.5万元,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2021年导电吸头的销售额占主营业务的54.85%,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金额高达3个多亿,导电吸头凭一己之力助推了凯实生物的业绩增长。换句话说,新冠肺炎助推了凯实生物2020年及2021年的业绩突发式增长,使得凯实生物在报告期内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08.59%,利润更是出现了数倍增长。2020年营业利润增长率超过200%,2021年营业利润继续保持了86%的增长,新冠肺炎给凯实生物带来了实际红利。但企业想要获得长久持续性发展,靠短期风口是难以持续的,只有通过研发提高技术含量,创造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构筑技术壁垒,才是企业发展的正道,靠卖耗材获得短期利润,是难以为继的。
在凯实生物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公司不得不提醒道: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得到控制,新冠检测需求可能有所下降,公司部分耗材业务可能会有所下滑,进而带来公司业绩下滑,甚至在上市当年有下滑超过50%的风险。对此,投资者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
研发占比下降 管理费用高企 毛利率与行业数据背离
凯实生物近两年的营收增长主要依赖于耗材(导电吸头)的销售业绩增长,对新冠疫情有依赖性,自身技术含量较高的体外检测设备贡献额度有限。在此背景下,凯实生物却逐年减少研发费用占比、加大销售费用支出、扩大应收账款,一顿操作下来,财务报表得到了美化,却制约了公司的发展空间,有悖于本次募投项目的初衷。
2019年,公司在净利润不足2千万时,拿出了高达20.27%的营收用于研发,但到了2 020年和2021年,随着营业收入及利润的增长,研发投入占比却出现了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形。2020年凯实生物的研发费用率从2019年的20.27%降为13.85%,到2021年,进一步下降为11.44%。
在研发费用率下降的同时,凯实生物的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却在近两年远远高于行业平均值。
凯实生物列举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洁特生物、海泰新光、康秦医学。从这三个同行业可比公司来看,2019年至2021年间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7.81%、3.58%和4.49%。在此期间,凯实生物的销售费用率却为3.47%、5.28%和4.79%,与同行业相关公司数据相差甚远。理论上来说,随着客户的积累及技术积累,销售费用率会随着企业的发展逐年降低。但凯实生物却出现突兀的增长,与行业数据格格不入。2019年销售费用率仅为3.47%,在业绩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销售费用率在2020年却增长为5.28,%,销售费用的金额也增长较大。公司对此解释称,由于销售佣金及居间费,推高了销售费用率。
如果真如凯实生物所讲,销售费用率的数据背离是由居间费或销售佣金而导致的,那么管理费用的高企、毛利率的逐年下降且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公开资料显示,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凯实生物的管理费用率远高于行业平均值,报告期的三年内,有两年的的管理费费用率是行业均值的2倍以上,明显不合理。
与此同时,凯实生物的毛利率逐年下降,与行业数据也发生了较大的背离。凯实生物在近三年业绩增长显著,但毛利率却从2019年的51%下降至2021年的 46.28%,下降了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行业相关公司毛利率却保持增长态势,毛利率行业平均值也始终保持在50%以上。
产销率稳定性差却募资扩产 分红数千万后募资补现金流
从凯实生物最近三年营收数据来看,公司业绩增长主要依赖于耗材业务,公司体外诊断仪器业务增速缓慢。体外诊断仪器业务作为凯实生物主要产品之一,不仅业务增速缓慢,而且现有产能消化亦存在问题。凯实生物号称以销定产,但实际情况中,却存在产销率稳定性差,存货价值增长迅速等问题。
报告期初期,凯实生物仪器产品的产销率为88.16%,2021年增长至97.54%,并未达到峰值。在此情况下,凯实生物本次却筹划募资5.5亿元投入体外诊断产品相关项目,投资金额为本次募资主要用途。
本次凯实生物总计募资7个亿,除了体外诊断产品相关项目投资5.5亿元,尚有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凯实生物筹划募资期间,公司进行了多次大手笔分红。2019年7月,公司向全体股东分配利润220万元,2020年4月,公司分配利润780万元,2021年,公司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000万元,报告期内三次分红合计2000万元。对于正在谋求募资补充流动资金的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却先分为敬,落袋为安,如此操作手法难免让投资者对公司后期的发展充满疑虑,股东都不看好的公司,投资者又何尝不想规避其风险?